和记AG

2021年岳麓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和记AG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上的高峰”目标,奋力建设智慧智造的创新名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达到421152万元,规上企业R&D经费达585244万元,增量全市第一,增速37%,全社会R&D经费投入预计增长25.25%,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6.7%,稳居全省第一(R&D数据均为2020年度)。全年预计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4亿元,同比增长24.05%,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335家,同比增长55.09%。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38家,同比增长43.22%。省级以上研发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数量预计全年达到255家,稳居全省第一。2021年增选的5人湖南院士中,1人来自岳麓驻区高校,湖南获得的15个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涉及岳麓的有5个,2020年度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涉及岳麓的获奖项目达到89个,彰显“湖南硅谷”实力。岳麓区科技创新工作被长沙市推荐为2021年省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创新工作考评对象。

(一)高担当搭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成立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形成“强统筹+硬落实”的科技创新管理新模式。制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三年行动计划。每周召开“创新名城”建设调度会议,统筹全区科创资源,共商建设工作推进。落实长株潭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制定《岳麓区、雨湖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工作方案》,从建立联络机制、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平台共推、科创生态共建着手,着力打造河西科创走廊。今年以来,两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互访,合作共办了一系列科创活动。

(二)高层次发挥党建引领强大作用

按照“党建引领、资源整合、项目运作、服务需求”的总体思路,积极创新共建模式、共享机制、共赢格局,成立区域化党建科技行业分会,集聚省市区科技职能部门、高校院所、园区、平台、企业23个党组织,打造科技党建“朋友圈”。一是传播区委和记AG声音。分会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区党代会精神,围绕创新名城建设踊跃讨论、建言献策,传播扩大党的声音。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发挥职能作用和行业优势,用党建夯实根基,凝心聚力,在平台建设、项目攻关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发挥引领作用。三是凝聚共享资源。分会单位层次高,来源广泛,专业性优,互补性强,通过党建“朋友圈”,凝聚共享各类资源。

(三)高要求推进创新型区建设任务

获批首批省级创新型区建设对象以来,在省科技厅的指导和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充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紧密对接、认真研究,制定《长沙市岳麓区省级创新型区培育建设方案》和《长沙市岳麓区省级创新型区培育建设专题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定位、思路和目标,同时铺排研发费用奖补工程、软件信息产业升级工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工程等8项重点工程,总投入合计6226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5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8910万元、社会资本52850万元。目前专题项目进展顺利,为创新名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同时,高要求、高标准、高得分完成2021年创新型区绩效评价现场答辩和现场考察,充分展现了创新型区建设加持下的岳麓科技发展速度。

(四)高站位破解核心技术攻关难题

开展“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举行全国数字液压技术生态标准体系研讨会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发布会,重点围绕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工程机械智能化技术及产品,面向全国发布3个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高校、科研机构、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等可组成联合体共同“揭榜攻关”,大科城将对“揭榜挂帅”项目予以3000万元资金补助,并在后续成果孵化、产业化及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目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9家高校院所、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联合攻关掘进机高性能长寿命刀具等3个项目。

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有序推进,汇思光电、湖南大学硅基量子点激光器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分子束外延实验室,测试设备采购已完成选型,预计在 MBE 设备到达前可完成配置。湘江树图、天河国云区块链底层技术项目正推进区块链底层技术在我省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测试,计划年内召开树图联盟链系统 1.0 版本与 BaaS 平台 1.0 版本发布会。

(五)高规格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与湘江新区协同制定《关于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支持岳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起草《长沙市岳麓区关于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的若干措施》,将与现有政策构建全天候全生态政策体系。同时,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紧盯成果转化、人才聚合和科技金融,连续出台《关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若干措施(试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红枫计划”实施办法》、《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关于打造科技人才高地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促进科创金融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构建起区域政策体系“四梁八柱”。

(六)高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地位,释放成果转化创新动能。制定《关于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若干措施(试行)》,释放转化政策催化剂。为院士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柴立元、王耀南等院士团队项目陆续落子大科城,完善细化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项目落地技术指标,成功引进中国技交所建设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召开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会,搭建技术、市场与资金桥梁。湖南大学科技研究院、中南大学知识产权中心、创新方舟成果转移中心获批省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园获批市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机构)。举办岳麓区·雨湖区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才(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培养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100名。

(七)高起点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对接教育部、科技部和工信部,策划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基础科研平台落地大科城。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与精深加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报送科技部,中南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赛恩斯环保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省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获省科技厅立项,新材料研究院、智能驾驶研究院等平台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名单,全区省级以上研发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数量全省第一。持续推动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建设,联合重点高校院所全力打造半导体研究院、未来交通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与长沙矿冶研究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草拟《岳麓山新材料研究院筹建方案》报省厅审定。 

(八)高品质强化科技企业发展链条

构建“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企业创新发展链。举办科技企业服务季,采取多种形式引导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完善后备培育库,持续加大培育辅导力度,提高认定奖励标准,对复评高企予以奖励。紧盯“四新”领域,引进和培育国检集团华中区域总部、美团、腾讯云、京东云、湘江鲲鹏等一批技术型领军企业。发挥湖南金融中心优势地位,举办“资润岳麓·潮涌湘江”品牌金融科技活动,精心培育上市公司,达嘉维康成为本土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业,赛恩斯将于近期完成辅导期验收,冲击科创板,天使文化计划冲刺沪深主板市场。

(九)高标准抓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

对省市人才政策实施清单式管理,差异化出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关于打造科技人才高地的实施办法(试行)》,持续提高人才政策吸纳功能。联合长株潭8所高校签署毕业生就业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并同步征集科技专员。新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级30个、校级75个。举办人才聚合活动,累计为包括长株潭各类科创企业引进国内外人才3000人次。完善“一网一库三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入库13所高校院所高端人才8232人,收集核心区7所高校院所人才数据7740条,发放大科城人才服务卡近1000张。10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全部派驻完毕,向大科城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4人。截至目前,在区内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达到219人,位列五城区第一,全区共有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30人,约占全市三分之一。

(十)高质量打造创新要素集聚生态

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正式落户大科城,中南大学科技园(湖南)发展有限公司评为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德必人工智能产业园获批省级众创空间。立足岳麓区,辐射长株潭,助力高校师生、校友创新创业,打造“投资+孵化+服务”一体化,全周期孵化培养的“红枫计划”暨“麓山杯”创新创业大赛顺利举办,从1582个项目中精选出50个投资项目、20个优秀项目,拟投资项目已获得近2.1亿元的资金支持。全省唯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落户大科城,大科城发布《关于促进科创金融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贷风险补偿试点实施办法》,与18家金融和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科技金融生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高效运营岳麓科创港,打造“政务服务+专业服务+活动服务”一体化平台,累计举办省、市、区各项科创活动200场次,科创氛围持续浓厚。

(十一)高水平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2021年科技活动周组织区内十大科普场馆集中免费向市民开放,在全区引起强烈反响,举行首届“创新杯”年度科技展望证词等各类科普活动。成立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维权援助等服务,17个街镇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室全覆盖,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基地建设项目,电子健康卡便民惠民创新应用典型案例被国家卫健委评审为二等奖,科技助力智慧养老、社保就业、蓝天保卫战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形势研判

一是整体科研实力与科技发达地区有差距,国际国内具有知名度的科研院所数量较少,引领“从01”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仍需努力;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虽然多,但有影响力、贡献度高的平台少,这些平台大部分集中在高校,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内的平台较少,现阶段尚不具备大科学装置等重要基础科研设施落地条件;三是高新技术数量规模较小,近年来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在数量上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另外缺少国内知名度的独角兽企业、高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对整体产业机构的支撑作用尚未显现;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深度不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依然稀少,“墙内开花墙外香”依然存在,科研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开发,举办承办的科创活动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三、来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们将坚持创新为魂,以自主创新为根本,以成果转化为主线,以人才聚集为支撑,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努力使创新成为岳麓最鲜明的气质、最显著的标识。

1、在构建领先的自主创新策源地方面。全方位跟进、服务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申创工作。鼓励和支持驻区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支持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强化“从01”的原创导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持续推动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岳麓山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重点辅导、服务新晋纳入备案和培育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扶持湘江树图区块链创新中心、华锐金融全国第二总部等后备研发机构发展壮大,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全力推进3个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后续服务,实现 卡脖子技术的合力攻关。积极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引入一批与省市区产业链匹配度高的技术型领军企业。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刚性机制和研发准备金制度,推动企业研发准备金全覆盖,有效提高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对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企业,积极引导申报省、市奖补资金,并予以区级奖励。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知识产权数据库等多库联动,构建遴选、入库、培育、认定“四个一批”工作机制,引导人才、服务、政策、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聚集。

2、在构建优质的科技成果转化地方面。为各类成果转化项目做好“保姆式”服务,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最优条件,推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发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大科城分市场在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对接技术创新供给和技术创新需求交易、链接科技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大科城科创服务中心增设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优势,更大深度和广度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用好省级创新型区专项资金,举办各类成果转化活动,服务好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湖南大学成果转化基地、湖南师范大学文创基地等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助推“一校一基地”蓬勃发展。做好新区《关于推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关于支持岳麓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的宣传解读,力争出台区级科技创新支持政策。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加大服务力度,积极介入科技成果创造、保护、经营、转化全过程,提高区域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活跃度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完善充实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举办精细化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完善“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破题、和记AG助题”对接机制。继续举办免费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培养一批技术经纪人。

3、在构建一流的高端人才集聚地方面。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素质培养、创业项目指导,支持大学生在岳麓区创新创业,在高校中培养复合型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梯队人才,继续举办好,承接好,组织好服务于大学生的双创赛事,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热度”和“浓度”。全面融入长沙市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联动驻区高校和入驻企业平台,重点建设大科城“一库一网三平台”,充分利用大科城高校管理学科、科研学科的学科优势,结合人才服务需求,筹划建设“大科城人才学院”,设立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人才实训中心、企业大学合作中心、人才活动服务中心和人才新媒体融合中心,致力打造人才成果展示基地,与平台、企业、高校群策群力,持续联动,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服务生态圈。发动高校广大学生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培育人才政策服务团队,在入驻的企业和平台开展“人才服务月”、“人才周周沙龙”活动,多层面宣传人才政策。


长沙市岳麓区科学技术局

2022年4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和记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