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7日在长沙市岳麓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发展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和记AG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岳麓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在区委、区和记AG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决贯彻“一打造三当好”工作要求,矢志推进“五城同建”,荣获“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财政管理”两项省级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2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22.7%,税占比83.7%,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创新驱动,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双创平台支撑有力。中南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中心”,特种玻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余家“卡脖子”技术创新平台成功落地。深化区校合作,联合打造半导体研究院、未来交通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新增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全区省级以上研发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数量达284家,稳居全省第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举办“麓山杯”创新创业大赛,实施“红枫计划”,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暨科技人才聚合行动,深化科创人才引培。全省唯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服务平台落户大科城,赛恩斯环保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智能驾驶研究院、天云软件认定为省级“小巨人”企业。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1家,总量达345家。科创水平不断提升。聚焦省、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发布掘进机高性能长寿命刀具等“揭榜挂帅”项目3个,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成功引进中国技交所建设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柴立元、王耀南等6个院士领衔项目落户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全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663件,发明专利授权4822件,完成技术交易合同2193件,成交额突破46.4亿元。
(二)产业蓄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现代金融提能增效。充分发挥湖南金融中心集聚效应,湘江、易宝金融科技孵化器成功落地,新引进恒丰银行、平安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115家,全年金融业实现税收55.5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区税收比重达32%。文旅产业稳步发展。映客龙湖、和光传媒主体竣工,爱晚亭、新民学会旧址、肖劲光故居等景点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联动企业持续推出十大文旅节会活动,全年新增3A级及以上景区3个,吸引旅客1600万人次。园区经济发展壮大。岳麓高新区乘势而上,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正式入驻,达嘉维康主板上市,迎来首家本土培育上市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一期)、中通智慧电商园等13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增检验检测产业链企业35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关联企业43家,“五好”园区建设成效明显。楼宇经济活力迸发。打造特色楼宇集群,全年引进楼宇企业650家,新入驻区域性总部企业30家,商务楼宇去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全年新增湘江财富金融中心、中盈广场等亿元楼宇2栋,税收过亿元楼宇达12栋。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加快推进软件信息业发展,全年新增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819家。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倍增突破,加快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文创产业后劲迸发,长沙天使、省建筑设计院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全年新增文创文旅企业639家。
(三)开放引领,内生动力不断激活。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聚焦招大引强,新引进华润万象城、东华软件等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外企德科、国检集团等“三类500强”企业15家。项目建设质效并举。坚持项目为王,做优“三色”管理,全区522个建设项目强力推进,85个涉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73.9亿元,完成率152.6%,舍弗勒、精恒检测等41个重大项目竣工达效。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宜家荟聚、世茂希尔顿开门迎客,阳光100凤凰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举办汽车消费节、金秋消费嘉年华等系列消费节会活动,大力发掘“她经济”消费增长点,促推消费提质升级,全年限上社零增长12.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大力推动“破零倍增”,支持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外贸转型升级,230家进出口企业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跨域融合持续深化。积极融入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动与湘潭市雨湖区合作协议落地见效。率先开展长株潭三地园区“一体三互”合作,举办金企对接会、投融资路演等活动6场,达成意向融资2.23亿元;优质服务湘江融城科技小镇、暮坪湘江特大桥等项目建设,全区涉长株潭一体化13项重点工作、17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力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与赣江新区永修组团8个事项跨省通办,与湘潭市雨湖区、株洲市芦淞区、天元区75个事项“跨域通办”;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1.4亿元,兑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3亿元;率先全省打造“零收费+上门办”服务体系,创新推出企业破产费用保障机制,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万余家,其中企业1.58万家,同比增长26.1%。
(四)全域提质,城乡面貌更加靓丽。城区品质大幅提升。建成观沙路、麓景路南延线等骨干路5条,拉通岳华路、佑母塘路等瓶颈路6条,路网体系逐步完善。公平公正推进征拆,30个项目腾地清零,拓延战略空间8000余亩。观沙岭城市单元、新湘雅健康城两大城市更新项目全力推进,渔人码头提质改造全面完成,城市书房等“精美长沙”示范项目有序实施,城市品质持续提标。全年拆除违法建设459处,面积达5万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招牌466处,面积达1万平方米,洋湖、大科城等片区整治成效明显,生活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1%,国家、省、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一江两河”流域断面年均水质持续达标。严把环境评估、项目审批、企业准入等关口,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建设步伐提速。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质通村通组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3座,实施小微水体管护工程项目2个,获评全省小型水库管理示范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切实保障农产品供给,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8万亩。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速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24个。加快推动一、三产业跨界融合,提升“乡约岳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设计推广精品都市田园旅游线路2条。大力推进农村“五治”,建设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打造市级美丽宜居村庄43个。
(五)民生为本,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公共服务有效提升。扎实推进教育“双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改扩建麓山国际洋湖实验学校、博才桐溪小学等中小学校7所,新增中小学学位1.1万个;新开公办幼儿园7所,二类公办园18所,新增园位1万余个。实施惠民工程,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体竣工,区公卫中心投入运行;区文化馆、图书馆正式开馆,全年新建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提质改造老旧小区44个,加装电梯204台;建设停车场38个,新增公共停车位7029个。抓好“一老一小”,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新增养老床位502张;持续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新增托位568个。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全力推进稳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827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人;加大社会优抚、救助力度,兜牢民生底线,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3213.9万元、特困救助资金1389.9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59.6万元;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提质改造村级“儿童之家”5家;坚持“房住不炒”,新增市场租赁房7278套。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从严从实筑牢坚固防线。做实网格化管理服务,积极回应群众诉求,12345政务热线工单满意率居中心城区前列。示范创建有效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测评完成验收,获评2021年度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区,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落实人大决议作为重大责任和重要任务,认真执行区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及时回应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新冠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持续承压,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情况与年初目标存在差距;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消费提振有待加强,“小不能补大”“新不能补旧”的问题依然存在,动能转换有待加快;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短板,这些都需高度重视尽心竭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确定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构建优质科创生态。完善科技成果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加快构建“两单两库一平台”;探索设立创新创业种子基金、知识产权质押风补基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岳麓科创港构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打造硬核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平台作用,助力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半导体研究院、湖南大学成果转化基地、五矿麓山科创园等科研平台建设,全力服务院士领衔项目就地转化,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打造湘江西岸科技创新走廊。培育一流科创企业。深入实施“红枫计划”“瞪羚企业培育计划”“领头雁计划”,深化“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引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行动,力争全年新增科创企业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140家,持续壮大科创集群。
二是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重点围绕自主创新、现代金融、文旅体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医疗健康、商贸服务、检验检测、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装备、都市现代农业等10条产业链,构建“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体系,建立“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以产业链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金融加速集聚。高水平建设湖南金融中心,构建“传统金融+基金+金融科技”的产业格局,提升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能力。着力引进一批有龙头影响力、有示范带动力、有发展引导力的金融机构,力争全年引进各类金融机构80家以上。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夯实全域旅游基础,全力推进祗园、莲花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旅游景区质量,深化文旅品牌创建,积极参与长沙市创建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争创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全年新增A级景区1家、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推动园区经济提级增能。树牢“亩产论英雄”导向,强化亩均效益改革,加快“五好”园区建设,稳妥推进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积极推进园区调规扩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力争引进检验检测和人工智能关联企业80家以上,实现产值过百亿。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壮大。突出打造数字经济关键应用场景,促进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移动支付、区块链等领域拓展应用,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三是深挖经济增长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精准招商、招大引强,力争引进“三类500强”“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以项目建设论英雄,强化要素保障,每季度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竣工活动,重点推进全区611个建设项目、88个市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促进有效投资稳步增长。推动消费升级。深入实施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桐梓坡中央商务区建设,推进洋湖、梅溪湖、市府滨江等商圈提档升级,打造消费地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她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充分激发消费动力、释放消费潜力。深化对外开放。借力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建设,强化“外引内育”,引导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推动外向型市场主体蓬勃增长,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以上。提速融城步伐。主动对接湘潭、株洲兄弟区县、园区,强化跨区域常态沟通,推动区域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见效。全力服务湘江融城科技小镇、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长株潭“半小时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充分激活科创资源、整合产业资源、释放金融资源、联动教育资源,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再上台阶。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助力行政效能提速。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做细做实“上门办”。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深入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力争全年新增企业1.58万家、“四上”企业150家。
四是彰显山水洲城魅力。完善基础配套。加快推进湘雅路过江通道、长望路西延线、梅浦联络线、青山路等路网建设,打通一批瓶颈路、断头路,疏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布局5G网络、智慧市政、智慧电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聚焦坪塘、学士、观沙岭、青山谷山等重点片区,有序推进国有、集体土地征拆腾地。持续推进观沙岭城市单元、新湘雅健康城等城市更新项目,提质改造老旧小区40个。强力推进拆违控违整治,常态维护市政设施、市容秩序、园林绿化,打造精美街巷128条。加强生态保护。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2%以上;提速龙王港流域雨污分流改造,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一江两河”水质稳定达标;严控农村土壤面源污染,落实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三线一单”管控,牢牢守住绿心和景区生态红线,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一批“四好农村路”,提质村庄公路40公里,改造危桥4座,实施一批水利工程项目,推进农村电网、通信网络改造升级,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开展“企业兴村”行动,新增市级农业示范基地2个,推动中联智慧农业园、复兴文旅蜂巢项目落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29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推进农村“五治”,建设市级美丽宜居村庄40个。
五是提升民生保障能力。优化公共服务。建成谷山中学、麓山国际二小等中小学校6所,新增优质学位1.3万个;建成公办幼儿园7所,新增园位2000个。推动“双减”落地落实,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健康岳麓建设,提质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新建市级标准化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改造,新增停车位2.8万个,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180台。保障基本民生。加大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拆迁转户农民等重点群体服务保障力度,持续推进稳岗就业,以就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000人。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完善养老、托育体系,新增养老床位600张、托位500个。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强化社保医保基金监管。健全困难群众帮扶机制,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坚持“房住不炒”,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市场租赁房5000套以上。守住安全底线。严格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控地方和记AG隐性债务风险。持续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湖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巩固省级安全发展工作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化双拥共建工作。严格依法行政,纵深推进反传销、反电诈、禁毒、打击非法集资、扫黑除恶等工作,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深化平安岳麓建设,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附件:1.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
3. 名词解释
附件1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
2021年计划 |
2021年完成情况 |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8% |
7.8%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8.5% |
5.4% |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8%以上 |
9.3%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8%以上 |
12.3% |
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6% |
22.7% |
六、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 |
完成市定目标 |
83.7% |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稳步增长 |
7.4% |
八、城镇登记失业率 |
控制在市定目标 以内 |
2.3% |
九、能耗“双控” |
完成市定目标 |
错年数据, 暂未反馈 |
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5% |
6.7% |
附件2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
主要指标 |
预期目标 |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8%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8% |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8.5%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8.5% |
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9% |
六、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 |
完成市定目标 |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八、城镇调查失业率 |
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
九、能耗“双控” |
完成市定目标 |
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完成市定目标 |
附件3
名 词 解 释
1. “三高四新”:即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集中体现。
2. “一打造三当好”: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同志调研岳麓区经济社会发展时提出的“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当好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先行军、独具魅力山水洲城的展示区、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3. “五城同建”:即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智慧智造的创新名城、富饶富足的产业强城、包容包涵的开放新城、如诗如画的生态靓城、安居安康的和谐美城。”
4. “卡脖子”技术:即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5. “红枫计划”:即2021年至2023年,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安排5000万元“红枫计划”专项资金,作为种子基金“以投代补”对创新创业予以扶持,重点支持长株潭区域内的高校专家和教授团队、高校校友创业团队和高校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
6.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7. “揭榜挂帅”:即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和记AG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8. “三类500强”:即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
9. “她经济”:即“女性经济”,围绕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的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
10. “破零倍增”:“破零”,即各区县市上一年度外贸进出口零实绩的外贸备案登记企业,实现进出口零的突破;“倍增”,即以上一年度外贸进出口实绩为基数,外贸企业进出口额年度增长率达100%以上。
11. “一体三互”合作:即岳麓高新区与株洲金山科技工业园、湘潭雨湖高新区率先成立“园区合作联盟”,协同开展规划、产业和服务三位一体,促进产销互供、招培互补、人才互动,共同推动长株潭一体化。
12. “五大专项行动”:即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政策落地、企业家权益保护、执纪执法监督五大专项行动。
13. “一江两河”:即湘江、靳江河、龙王港。
14. “五治”:即治厕、治垃圾、治房、治水、治风。
15. 教育“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6. “两单两库一平台”:“两单”,即科创资源清单、责任清单;“两库”,即科技项目库、科技人才库;“一平台”,即数字化科技信息和成果转化平台。
17. “高精尖缺”人才:即文凭高、技术精、掌握尖端科学知识和技术且急需紧缺的人才。
18. “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即培育高成长型企业计划。
19. “领头雁计划”:即培育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计划。
20. “小巨人”企业:即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工业类中小企业。
21. 独角兽企业:即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尚未上市的企业。
22. “两图两库两池两报告”:“两图”,即产业全景图、现状图;“两库”,即产业链客商库、项目库;“两池”,即资金池、人才池;“两报告”,即产业发展报告、产业招商报告。
23. “亩产论英雄”:即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24. “五好”园区:即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园区。
25. “夜间经济”:即现代城市业态之一,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
26. “首店经济”:即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27. “半小时通勤圈”:即以城际轨道、高速公路、铁路客运专线为主通道,实现半小时内从某中心城市到达周边城市的目标。
28. “半小时经济圈”:即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半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地区。
29. “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0. “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31. “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2.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碳达峰”,即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即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长沙市岳麓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2月27日